醫療導管器件廣泛應用于各類醫療操作中,如用于輸液、注射、血液透析、血管插管、尿管、胃管、氣管插管等。由于這些導管直接或間接接觸人體組織和體液,因此對表面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有著極高的要求,以避免引起組織損傷、炎癥或其他不良反應。等離子處理的優點是可以在低溫、無化學殘留的情況下進行表面處理,能夠精確地控制處理效果,提高導管表面的親水性、黏附性和生物相容性。
等離子處理醫療導管原理
等離子體是物質的第四態,它是由部分電子被剝奪后的原子及原子團被電離后產生的正負離子組成的離子化氣體狀物質。在醫療導管等離子處理中,通常是在真空條件下,施加RF射頻能量源使反應室內氣體(如氧氣、氮氣、氬氣等)電離產生等離子體。
等離子體中的活性粒子,包括離子和自由基等,與醫療導管表面發生物理和化學作用。物理作用主要表現為離子轟擊,有效去除導管表面的微小顆粒和油脂等有機雜質,使表面更加潔凈。該過程為干式處理,不會帶入新的雜質,安全有效。
化學作用則是等離子體中的自由基(如氧自由基)與導管表面的高分子材料發生化學反應,等離子體表面改性可以在表面形成如胺基、羰基、羥基、羧基等功能團,提高界面表面性能。
等離子處理醫療導管目的
提高生物相容性
未經處理的導管表面可能會引發人體免疫系統的反應,如炎癥、血栓形成等。通過等離子處理可以在導管表面引入生物相容性好的官能團,減少免疫原性,降低人體免疫系統對導管的排斥反應。
增強親水性
許多醫療導管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良好的親水性。未經處理的醫療導管,尤其是一些塑料材質的導管,表面可能是疏水的。經過等離子處理后,在導管表面引入親水性官能團,使得液體(如血液、藥物溶液等)能夠更好地在導管表面鋪展。
改善表面黏附性
對于一些需要在導管表面涂覆藥物、抗菌涂層或者標記的情況,等離子處理可以增強導管表面與涂層之間的黏附力。比如,在一些帶有抗菌涂層的導尿管中,通過等離子處理導管表面,使抗菌涂層能夠更牢固地附著在導管上,延長抗菌涂層的有效時間,從而更好地預防泌尿系統感染。
SN-ZK深那真空等離子處理儀
?原裝強效射頻電源 40KHz/13.56MHz可選
?超低處理溫度 接近常溫處理,一般不超過45℃
?高真空度腔體設計
?5-330L容量可選
?2~4氣體通道可選
經過預清洗的醫療導管放入等離子處理儀的反應室內,根據不同的處理目的設置參數,如處理時間、功率、氣體種類等。啟動設備,產生等離子體并對醫療導管表面進行處理。處理過程中,等離子體中的活性粒子與醫療導管表面發生反應,改變其表面性能。
處理完成后,醫療導管的水滴折射角發生變化,這是表面能改變的一個指標,表明等離子體處理已成功地改變了導管的表面特性。
在醫療器械領域,等離子處理技術的應用不僅限于醫療導管,還廣泛適用于其他醫療器械的表面處理,如細胞培養皿、酶標板、注射器、人工耳蝸和隱形鏡片等。通過等離子處理,這些醫療器械的表面特性得到優化,從而確保醫療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和診斷工具。